顾青任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副局长
济南光伏展日前落下帷幕,三天来的火爆场面预示着光伏迎来新一轮爆发期,而这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利好。
其中,电池片最容易受到两头利润挤压。一旦站内储能系统建立起来,电站就有了调节能力,可以根据电力市场的电价择机出售,使得收益最大化。
多晶硅生产环节中,关于多晶硅料化工采取的技术和工艺有很多,包括硅烷法、流化床法等。这一次行业的调整,更多的是针对多晶硅料的调整,严重过剩的产能,不成熟的制造工艺,外部环境的恶化,都对行业层面产生了严重打击。2019年全球光伏发电量占比仅2.7%,还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空间较大。过去的20年,在技术上可圈可点的并不多:多晶硅的冷氢化技术、单晶硅片的金刚线切割技术。如果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将四大环节进行排序的话,毛利率的高低分别是:硅料、硅片、电池、组件。
而每一次的能源革命,总是裹挟着大家对新生事物的冷嘲热讽。整个国内光伏产业又是哀鸿遍野。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江苏美科这五家硅片市场的新玩家已经陆续建成或正在规划的产能合计超过187GW,项目投资金额合计至少达到了460亿元。
在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聆达股份董事长兼总裁王正育表示,嘉悦新能源采用行业主流的PERC+SE生产工艺,一期产线全部量产满产最大可达3GW规模;二期5GW高效电池片(TOPCon)生产项目可兼容大尺寸电池、多主栅技术,并预留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接口。在诸多新二线光伏企业中,山煤国际(600546)也颇具代表性,公司旗下异质结光伏电池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项目合作方钧石能源已实现25.2%的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投资额以10亿级为单位!这一行业彻底火爆,5巨头460亿紧急杀入!罕见超高利润率,资本疯狂了!颗粒硅、大硅片、异质结电池,一系列新名词揭示了光伏行业正处于深刻的技术变革期;与此同时,部分龙头企业仍然享受着超高的利润水平。面对诱人的市场,一大批行业外资本跃跃欲试,跨界、转型、参股等资本运作频频登场,新二线光伏玩家正走到聚光灯下。
大企业前期投入多,一旦遇到技术路线变化或尺寸变化,历史投资就会成为负担。钧达股份主营业务为汽车塑料内外饰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涵盖汽车仪表板、保险杠、门护板、装配集成等。
事实上,一家位于江苏的上市公司在转型硅片的过程中已经小有成就,业内评价称其硅片成本已经达到一线厂商水平。新进入者肯定是会面临一些风险的,首先,在目前利润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进入,当未来产品价格下降的时候,其成本控制能力能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是新玩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硅料供应持续紧张。记者观察:光伏新玩家井喷式投入 把准市场风向才能乘势而上面对新二线光伏企业井喷式的投入,多位业内人士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惊讶。
此外,进入硅片这样的环节,能否拿到足够的生产设备也十分重要。目前,弘元新材一期5GW、二期8GW单晶项目已先后投产,上机数控硅片产能达到13GW。百亿资本涌入硅片赛道要说光伏产业链中哪个环节涌入了最多的新兴资本,那毫无疑问是硅片。虽然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任何关于巨头的风吹草动都足以令市场为之侧目。
部分大企业由于设备原因只能做到182尺寸,但新进入者基本都可以实现210向下兼容。目前,富乐新能源已完成工商变更,星帅尔直接持有51%股权。
记者注意到,对于新二线组件厂商来说,风险同样存在。回顾光伏发展史上历次技术变革,都有行业龙头倾覆,进而出现新的龙头,多晶转单晶的过程就是一个极好例证。
需要注意到,龙头企业也在大力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其研发实力雄厚,新进入者想弯道超车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谈到光伏行业正吸引越来越多新兴资本进入的情况时,一家江苏地区的组件制造商向记者做出了上述回应。他认为,硅片环节的技术是收敛的,单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将保持主流地位,尺寸之争本质上并不是技术的变革,各家企业不太可能因为尺寸变化而实现明显的弯道超车。与弯道超车恰恰相反的是,硅片环节目前大量新企业进入,也是看到了硅片环节未来技术格局较为稳定,新投产线不会在短期内被颠覆,投资风险较小。3月22日晚间,有传闻称,三一集团意欲在云南上马30GW单晶硅片项目,分三年建成。至于二线企业是否意在通过拉低报价的做法抢份额,受访人士向记者直言抢不到,并表示,现在的成本按照(二线企业给出的)这个价格就是慢性自杀,(二线企业)慢慢就消失了。
等项目真正投产,可能已经过时,抑或超额利润已被填平。根据本次交易中约定的业绩承诺,富乐新能源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万元、960万元及1150 万元,累计不低于2910万元。
记者注意到,近日,聆达股份(300125)傍上了行业大佬协鑫控股,双方拟在产品和资本维度展开合作。这虽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但对于现有的光伏新玩家而言,很多都是上市公司,铺路期的业绩压力恐怕不小。
说来也巧,双良节能与上机数控(603185)均位于江苏无锡,而后者是设备商转型做硅片的先驱。江维向记者表示,如果新玩家切入投资额较大的环节,企业融资能力是否足够较为重要。
得益于对硅片的布局,上机数控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5.3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186%-213%。星帅尔(002860)则以3060万元现金收购王春霞、黄山亘乐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富乐新能源51%的股权。但只要龙头企业把握好新旧技术的迭代节奏,控制好新旧技术的产能配比,仍旧有较大概率存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此时,光伏新玩家应该更多地考虑,是否对光伏技术的演进有充分认知,人才、技术、资金储备是否充足,一旦巨额投入未能取得预期回报又是否有应对预案?。
与此同时,上机数控还计划由弘元新材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1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预计投产时间在2022年。在众多硅片新势力疯狂锁料的情况下,京运通却显得不那么突出,公司去年12月以来先后获得了近170亿元的硅片长单合同,但公司仅有一份与新特能源签订的规模并不大的长单。
对于二线组件企业的低价抢标的做法,一线厂商人士并不认可。一位受访人士想记者说道。
为何硅片赛道能够吸引巨量的新兴资本进入?一个关键点在于其超高的利润率。针对电池环节的新玩家,江维认为,由于电池片是光伏行业里技术变化最快的环节,所以一些企业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变革实现弯道超车,并且确实有一些新厂商在异质结或者TOPCon等下一代电池技术上提早进行了布局。
硅片新势力企业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如前述,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硅片的毛利率是最高的;同时,原有的硅片供应商实施一体化发展策略,出现了与下游厂商直接争利的情况,市场亟需独立第三方硅片供应商,这也给了新势力企业发展良机。对于硅片新势力企业来说,即使手握数百亿元硅片订单,如果没有硅料的及时供应,产能的有效释放将遭遇掣肘。该项目于2020年1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5月实现生产运行,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GW高效大尺寸(182mm及以上尺寸)电池的生产能力。如果新玩家直接跨过现有成熟工艺,通过布局下一代技术进入光伏市场。
与上机数控类似,京运通也是硅片新势力中较受关注的一家。相比之下,从事电池、组件制造和销售的隆基乐叶同期营业利润率仅为1.49%。
此外,亿晶光电(600537)也正在推动旗下常州3GW高效电池、2GW高效组件的项目建设。后者主要产品为光伏组件,年产能350MW,产品终端应用为集中式、分布式电站,加拿大HELIENE公司是富乐新能源的主要客户。
当然,新玩家也可能会说,我并不打算通过投资现有成熟工艺赚钱,只要在现有成熟工艺迭代前存活下来,就能积攒经验,为布局下一代技术铺路。此外,去年11月以来,上机数控先后与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正泰电器签订硅片销售合同,按照彼时的市场价,上机数控未来几年在手订单金额合计达292亿元。
最新留言